16 ASIAN LEGAL BUSINESS CHINA • 亚洲法律杂志-中国版 JUNE 2023 将陆续公布。因此李天航律师预测, 未来一段时间内,数据出境的合规法 律服务需求将较为集中,并且将呈现 常态化的发展趋势。 “数据出境的法律服务相对而言 比较前沿,没有太多可供借鉴的过往 经验。因此,整个汇业网数团队在积 极展开内部研究的同时,也加强了与 监管部门的沟通,力求将工作做深、 做细、做扎实,精准把控内部风险,合 理做好整改方案,尽可能帮助客户提 高申报通过率。”李律师说。 作为国内最早专注于网络安全 和数据保护领域的一批律师,观韬中 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渝伟律师也 观察到企业对数据及网络安全服务 需求的不断细化,并就此安排团队及 自身的发展规划。 “我们正专注打造一支专精于网 络安全与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团队, 为各行业新型企业或新兴互联网产品 的开发与革新保驾护航。”王律师说。 在此过程中,王渝伟律师特别使 用新方法及工具来提供服务。“为了 帮助企业应对日益趋严的监管,我们 在引导和帮助客户在重点业务场景 逐步引入自动化工具以及开发标准 化的数据合规产品,与外部法律科技 团队合作尝试合规服务的产品化、数 据合规体系的自动化。另外,团队也 会关注与监管机构、立法机构等之间 的密切合作,推动中国数据合规领域 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发展,最终使客户 从中受益。” 复合型能力 服务于全新的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 领域,除了要敏锐洞察监管及行业发 展动向,该领域对于律师也有着不同 寻常的要求,对此上榜律师们有着不 同的感悟。 王渝伟律师告诉ALB,作为较早 执业于该领域的律师,他曾为国内第 一批大数据公司提供服务,因此对网 络安全与数据保护有着深刻理解,对 于行业发展趋势也积累了独特观察 和理解,回望过往,他有着不少感触。 王律师坦言,选择深耕网络安 全与数据保护领域,既是一种“职业 选择”,更是一种“热爱与责任”。“在 服务过程中,因为关注到互联网、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在未来发展的可能 性,也就更坚定了在这一领域深耕的 想法和选择。同时,我爱好于技术发 展,因此乐于透过自身执业,与顶尖 技术进行碰撞,并从众多优秀的企业 和项目中学习行业创新者身上优秀 的专业素养。”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卫 明律师则特别强调服务于该领域,应 具备复合的知识,并要求自己深度理 解行业。 就他本人来说,除了具有丰富扎 实的法学基本理论和实务经验外,他 还具有电子商务学的博士学位。吴律 师告诉ALB:“复合化的知识背景是 做好该领域法律服务的基础,有利于 理解客户的业务流程、数据处理环节, 并能够将技术、商务与法律做更好的 结合,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具有落地性 的合规法律服务。” 他进一步将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 律师应具备的复合型特质分为三点:“ 其一,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 需具有很强的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各 种信息技术应用可能给业务流程、数 据处理带来的影响;其次,对于数字 经济的实质与体系需要具备深刻的 认知,理解网络应用及新技术对于商 业流程、业务流程的重塑,则更有利 于把握数据保护的重点环节与管控要 点,从而制定有效的方案;最后,需要 理解特定的行业特点,数据保护建立 在数据生命周期的基础之上,而数据 生命周期又与特定的行业及业务流 程紧密相关。” 此外,伴随着新技术、新模式、 新法规的不断涌现,网络安全与数据 保护领域也对律师提出了很多新要 求。吴律师表示,超前的学习和研究 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 能够使律师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 外部环境。 同时,其他行业的工作经验对于 钻研该领域也有着莫大的助力。对汇 业的李天航律师而言,逾15年的公 安从业经验为他成为一名优秀的网 络安全与数据保护律师奠定了扎实 的基础。他告诉ALB:“所有的经历都 是一种成长,所有的过往都是岁月的 恩赐。过往公安的从业经历对我的律 师执业和成长之路有莫大的帮助。” 具体来看,公安的工作经验有三 个方面的帮助。首先是监管视角和思 维模式的建立。李天航律师直言:“网 络安全和数据保护本质是一项合规法 律服务,而合规不仅仅包含静态的规 则,还有动态地遵从与抗辩。无论是 规则,还是遵从、抗辩规则,都需要从 监管的视角和思维进行审视、矫正,才 能更加符合实际。” 其次,是敏锐洞察力和解决问题 COVER STORY 能力的培养。“公安机关往往能够最 先接触社会前沿问题,因此也会最早 发现问题、最先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尤其在遇到新类型问题的时候,必须 要为一线执法部门提供具体的思路 和落地执行的方法。由于法律有时原 则性很强,颗粒度不够细,因而如何 理解法律及其执行尤为重要。同样, 我们在提供合规法律服务时,如果不 能兼顾监管部门的理解和执法口径, 合规方案的实操性和可落地执行性 就会大打折扣。” 第三,则是对互联网行业和新技 术领域的认识提升。在李天航律师看 来,能够完成从警察到网络安全和数 据保护律师的“无缝切换”,恰恰得益 于他与网络安全执法相关的公安经 历。“我始终能够与互联网行业和新 技术应用领域保持密切接触,能够先 后从执法者角度和法律服务从业者两 个角度,审视这个领域的发展问题。” 当法律遇到技术 与此同时,“既懂法律也懂技术”,也 愈发成为对该领域律师的硬实力要 求之一。 对此王新锐律师坦言,和客户相 比,律师永远是“门外汉”。不过,“其 实很多大型公司的技术高手很善于 向‘门外汉’解释基本技术原理和发 展脉络,在和他们的沟通中能够学到 很多。所以,只要律师构建起‘主动学 习、善于提问、反复验证’的循环,就 能把很多基础的技术问题大致搞清, 在交流和服务中减少沟通成本,不影 响法律判断”。 因此,王律师指出,不要因为律 师的职业身份而自我设限,“求知终究 是靠好奇心驱动的”。但律师也千万不 要不懂装懂,“没搞清楚的时候一定要 主动承认,千万不要掌握几个专业名 词就沾沾自喜,客户以为律师懂了但 律师其实不太懂,最容易酿成大错”。 李天航律师对此表示赞同,在他 看来,数据保护与网络安全领域律师 对前沿技术及其商业应用的理解和 对行业问题的洞察,是其与行业从业 人员顺畅沟通并提供法律服务的良 好基础。“律师要能够和行业从业人 员一样了解其所服务的企业,并讲对 前沿技术的理解与分析转化为法律 语言,梳理抽象出法律问题,在此基 础上提出解决方案。” 然而,李律师也指出了法律与科 技结合过程中可能蕴含的挑战:“前沿 技术是创新的产物,而创新有可能会
RkJQdWJsaXNoZXIy MjA0NzE4Mw==